首页“AMD娱乐”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3-12-22 18:06   

  首页“AMD娱乐”首页随着医疗卫生行业市场化机制的引入,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行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医疗卫生材料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消耗物资在医院内部控制和管理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尤其是卫生材料财务管理,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张菁(2010)提出了完善医院预算管理的策略;徐岩(2010)指出了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时应注意的问题;杜恂(2008)提出了完善医用卫材的内部控制措施;彭华初(2009)则提出对医院卫生材料实行管理和使用权分离等建议。由于高值耗材的特殊性,对高值耗材的管理也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罗军(2007)提出医用高值耗材宜采用反向物流的采供管理方法;李倩(2009)、许颖(2011)建议对高值耗材实行“零库存管理”和“二级库管理”。

  结合医疗卫生材料行业的市场背景和实践研究,笔者从预算管理和存货管理两个角度分析了当前医院在卫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据此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和改进措施,以帮助医院改进流动资产管理,为医疗卫生材料的有效管理提供参考,促进我国医疗机构内部管理逐步完善。

  (一) 医院卫生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卫生材料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综合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影响着医院的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随着医药行业整体市场化的推进,医院在卫材管理方面的很多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医院在卫材的预算管理和存货管理这两大流程中。综合来说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就预算管理而言,大多数医院没有专门的卫生材料预算,具有医院的整体预算也大多流于形式,卫生材料采购成本不断增加。第二,卫生材料的存货管理混乱,信息更新不及时、分类不明确、监督不严格滋生了过度浪费和贪腐现象等众多问题都增加了卫生材料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

  (二)医院卫生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结合卫生材料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目前大多数医院的情况,笔者认为导致上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不合理。大多医院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缺少专门的卫生材料管理部门和专业的卫生材料管理人员,导致沟通困难和面对问题推卸责任的现象频发。库管人员缺乏卫材相关专业背景影响了卫生材料的质量审核和科学合规管理,同时,库存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滋生了贪腐、浪费现象。

  (2)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系统的预算管理体系和严格的预算执行和监督造成卫材零星采购情况频发,导致了采购成本增加;另外,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监控和预算反馈,使预算只是纸上谈兵。

  (3)缺乏专业的库存管理人员和科学的存货管理方法。一方面,很多医院卫材入库验收人员、存货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背景知识,无法鉴别卫材质量,管理方法粗糙,易导致因管理不善而损毁的现象。且人员配置方面经常是一人值班,缺乏互相监督的机制。另外一方面,卫生材料盘点次数少,信息更新不及时。对于卫生材料的库存管理缺乏严格监督,很少进行存货盘点,存在工作人员营私舞弊的情况。最后,卫生材料使用过程中,终端控制和监督不严,导致科室浪费。

  (一)医院管理制度方面 针对医院卫生材料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来改善医院卫材的管理状况:

  (1)调整医院组织结构。许多医院尚未针对卫材管理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科室只是根据需求申报和领用卫生材料,导致卫材缺货或存货过度等问题,且难以查明责任。因此作者认为医院应成立专门的卫生材料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卫材的监督管理,减少医院的成本。优化后的医院组织结构图如图1所示。卫生材料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医院分管卫生材料的领导负责,在临床科室选择医生及职能科室中选择责任人担任委员。该部门主要职责为:根据医院的经营发展需要,于每年末组织相关部门制定下一年度的卫材预算方案,并追踪核查卫材预算方案的执行,进行阶段性反馈,加强卫材的预算管理;制定卫材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并监督制度执行情况;定期调查卫材的使用情况,淘汰医生满意度差的卫材。

  (2)优化人员配置。针对许多医院在卫材的入库、库存方面存在缺乏专业人才的现象,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改善:第一,在岗位人员分配时应重视专业素质,卫材的验收和保管等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卫材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第二,须配备至少三名库管人员并保证至少两人在岗,以互相监督。验收入库时,须有两名验收人员签字确认;保管时,应保证每个时间段都有至少两名工作人员互相监督。第三,新招聘的人员要进行入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疗卫生行业相关规定、卫生材料实践业务等。

  (二)医院卫生材料预算管理方面 许多医院中并未对每一年度所需的卫材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因此,笔者认为医院在卫材预算管理方面采取动态预算管理,增量预算和归口预算相结合,同时严格监督和控制预算的实施,并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预算反馈。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确定医院整体目标。根据过去几年医院的经营发展状况确定医院总体增长率、卫生材料消耗增长率,预测下年度医院接诊总人数及卫生材料消耗数量和类别。第二,确立科室目标,制定科室归口预算。各个科室根据最近几年接诊病人的类别和数量、领用和消耗的卫材种类和数量等因素预测科室在下年度的接诊人数和病人类别,预测下年度可能需要的卫生材料。由于辅助科室无法具体细分作业量,因此在做预算管理时,对临床科室采用作业量预算,而对辅助科室主要采用增量预算。第三,汇总、审核科室预算。汇总各个科室的卫材预算至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并结合医院的整体目标进行沟通、调整,对不合理之处再返回科室修改,然后再次汇总,如此反复至制定出合理的卫材预算方案。第四,预算执行。一套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确立预算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将预算方案付诸实践,这需要医院各个层级、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同时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应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第五,预算控制。对卫材的预算进行动态的管理,不定期地对卫材的实际耗用量和预算量进行对比,若差异较大,应及时寻找原因,发现预算的不合理或是实际使用中的浪费等现象,对卫材的预算实施动态、科学的管理。第六,预算反馈。对每年度的预算管理进行总结和分析,汲取之前年度的经验,为未来年度预算提供参考,在不断地总结和分析中寻求最适合的预算管理方法。

  (三)医院卫生材料存货管理方面 笔者对医院卫材的采购管理、入库管理、库存管理、出库使用管理以及高值耗材的管理提出了相应对策。

  (1)采购管理对策。卫生材料采购是医院卫材管理至关重要的一步,卫材的质量好坏及卫材采购过程是否合理、监管是否严格直接影响医院对卫材的后续管理。因此医院应改善卫材采购流程,使卫材的采购能够科学、合理、公开地进行。一个完善的采购流程应该包括市场调查、确定供应商范围、供应商质量现场审核、确定供应商、购买卫生材料、使用信息反馈等几个方面。

  (2)入库管理对策。对于卫生材料的入库管理,医院可从以下方面改进:第一,严把入库关。由于在采购时无法检查所有的产品,库管人员应依据采购申请单,对到货的医用耗材进行验收。要求货物包装完整,品名、数量、厂家、生产日期、消毒日期、有效期标识清楚,进口产品包装上要有中文标识,产品检验合格证书、相应批号的检测证书,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如验收中不合格,可当场退货或存放待处理区等待退换货处理。所有耗材的产品检测证书收集归档以备相关部门审查时用。第二,及时更新卫生材料信息。验收合格以后,库管人员应及时对卫材进行分类登记,及时更新医院相关信息系统中的卫材的种类和数量,方便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查询,提高卫材的使用和管理效率。

  (3)库存管理对策。根据存货管理方法和实践经验,笔者者给出以下改善卫材库存管理的对策:由于卫生材料具有量大、品种多、规格不一等特点,库存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医院对卫材库存管理可采用ABC分类管理法。对于A类卫材应保证供给的同时,降低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具体措施为:勤进货、勤发货,放置于便于进出的地方;增加存货盘点次数,提高对库存的精确掌握;与科室和供货方常联系,了解需求和供给动向。对于C类卫材的管理办法则和A类相反,无需投入过多管理精力,多储备、少订货,避免零星采购。对B类卫材的管理办法则介于A类和C类之间,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法。

  但是单纯的ABC分类管理法容易轻视C类卫材管理而引起成本增加或者存货积压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应对C类存货进行优先级分类。在C类存货中进一步实施ABC分类管理法,降低卫生材料管理成本。

  (4)出库管理对策。在出库管理使用方面,最重要的是改善出库流程。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是避免管理漏洞最直接的方法。第一,将管理权和使用权相分离。一般医院设备科负责采购,一级库房负责管理,配送中心负责配送到使用科室,同时卫材监委会应该对卫材使用情况加强监督。第二,除了低值易耗品以外,各科室对卫生材料实行零库存管理方法。第三,卫材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将科室预算和实际领用情况对比,对于超过预算的部分应及时查明原因。

  (5)高值耗材管理对策。对高值耗材的管理采用大多零库存的管理办法,但很多医院在使用零库存管理方法时存在货源不稳定的问题,增加了医院的成本和医疗风险。因此,高值耗材管理的重点除了使用和计费管理外必须保证货源稳定性及供货及时性。医院在对高值耗材管理时应注意:每年确定固定2~3个高值耗材的供货商,保证货源稳定性;高值耗材采购人员应该经常与供货商联系,保证在需要高值耗材时能及时获得,并可以安全运达;采购人员应经常与科室人员保持联系,及时了解高值耗材的需求情况。

  [1]张菁:《探索医疗体制改革下医院预算管理的新思路》,《理论研究》2010年第2期。

  [3]杜恂、杜婉:《加强医用卫生材料管理的几点措施》,《中国卫生资源》 2007年第4期。

  增材制造技术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可以快速、高效、准确地再现三维计算的模型。从医疗行业的特性来看,3D打印与医疗行业“天然匹配”,为此市场大多看好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Wholers报告中指出,3D打印技术已经在医用模型、外科手术以及手术导板、骨科植物物等领域有了广泛应用。医疗3D打印的关键技术是3D建模。

  非生物3D打印的原理相对较为简单,所需材料也相对易得,因此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大多产品可归于医疗器械的范畴,多数应用于个性化假体的制造、复杂结构以及难以加工的医疗器械制品等。非生物3D打印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有:

  生物3D打印是基于活性生物材料、细胞组织工程、MRI与CT技术以及3D重构技术等而进行的活体3D打印,其目标是打印。目前的生物3D打印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且国内外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大多现有成果都是关于简单生命体或是细胞组织的打印。目前来看生物3D打印仍处于研究初期,目前对于材料、打印方法、组织结构、基因科学等的研究还远远不能支撑活体生物器官的打印,上述各技术组成部分基本都处于独立研究阶段,尚未呈现一个产业链条的研究机制。

  3D打印医疗产品适合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虽然当前产业化之路并不明朗,但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还是十分具有有发展前景的,合适的切入点包括三个要素:即生产的可行性、产品的可替代性与相当的市场规模。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已经有企业找到了比较明晰的应用方向,并且十分具有发展前景:一是药物筛选,二是体内植入物,如可吸收血管支架。

  纳米碳材料主要包括碳纳米管、气相生长碳纤维也称为纳米碳纤维、类金刚石碳等。

  碳纳米管有独特的孔状结构[1],利用这一结构特性,将药物储存在碳纳米管中并通过一定的机制激发药物的释放,使可控药物变为现实。此外,碳纳米管还可用于复合材料的增强剂、电子探针(如观察蛋白质结构的AFM探针等)或显示针尖和场发射。纳米碳纤维通常是以过渡金属Fe、Co、Ni及其合金为催化剂,以低碳烃类化合物为碳源,氢气为载体,在873K~1473K的温度下生成,具有超常特性和良好的生物相溶性,在医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类金刚石碳(简称DLC)是一种具有大量金刚石结构C—C键的碳氢聚合物,可以通过等离子体或离子束技术沉积在物体的表面形成纳米结构的薄膜,具有优秀的生物相溶性,尤其是血液相溶性。资料报道,与其他材料相比,类金刚石碳表面对纤维蛋白原的吸附程度降低,对白蛋白的吸附增强,血管内膜增生减少,因而类金刚石碳薄膜在心血管临床医学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纳米高分子材料,也称高分子纳米微粒或高分子超微粒,粒径尺度在1nm~1000nm范围。这种粒子具有胶体性、稳定性和优异的吸附性能,可用于药物、基因传递和药物控释载体,以及免疫分析、介入性诊疗等方面。

  目前,研究和开发无机—无机、有机—无机、有机—有机及生物活性—非生物活性的纳米结构复合材料是获得性能优异的新一代功能复合材料的新途径,并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光、热、磁、力、声[2]等方面具有奇异的特性,因而在组织修复和移植等许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外已制备出纳米ZrO2增韧的氧化铝复合材料,用这种材料制成的人工髋骨和膝盖植入物的寿命可达30年之久[3]。研究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也是一种构建组织工程骨较好的支架材料[4]。此外,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制成纳米抗癌药,还可杀死癌细胞,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而对正常细胞组织丝毫无损,这一研究成果引起国际的关注。北京医科大学等权威机构通过生物学试验证明,这种粒子可杀死人的肺癌、肝癌、食道癌等多种肿瘤细胞。

  利用纳米复合体性能稳定,一般不与胶体溶液和生物溶液反应的特性进行细胞分离在医疗临床诊断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便将纳米SiO2包覆粒子均匀分散到含有多种细胞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胶体溶液中,使所需要的细胞很快分离出来。目前,生物芯片材料已成功运用于单细胞分离、基因突变分析、基因扩增与免疫分析(如在癌症等临床诊断中作为细胞内部信号的传感器[5])。伦敦的儿科医院、挪威工科大学和美国喷气推进研究所利用纳米磁性粒子成功地进行了人体骨骼液中癌细胞的分离来治疗病患者[6]。美国科学家正在研究用这种技术在肿瘤早期的血液中检查癌细胞,实现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比利时的DeMey博士等人利用的黄磷饱和溶液、抗坏血酸或柠檬酸钠把金从氯化金酸(HAuCl4)水溶液中还原出来形成金纳米粒子,(粒径的尺寸范围是3nm~40nm),将金纳米粒子与预先精制的抗体或单克隆抗体混合,利用不同抗体对细胞和骨骼内组织的敏感程度和亲和力的差异,选择抗体种类,制成多种金纳米粒子—抗体复合物。借助复合粒子分别与细胞内各种器官和骨骼系统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物,在白光或单色光照射下呈现某种特征颜色(如10nm的金粒子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红色),从而给各种组织“贴上”了不同颜色的标签,为提高细胞内组织分辨率提供了各种急需的染色技术。

  一般来说,血液中红血球的大小为6000nm~9000nm,一般细菌的长度为2000nm~3000nm[7],引起人体发病的病毒尺寸为80nm~100nm,而纳米包覆体尺寸约30nm[8],细胞尺寸更大,因而可利用纳米微粒制成特殊药物载体或新型抗体进行局部的定向治疗等。专利和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作为药物载体的材料主要有金属纳米颗粒、无机非金属纳米颗粒、生物降解性高分子纳米颗粒和生物活性纳米颗粒。

  磁性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在外磁场的引导下集中于病患部位,进行定位病变治疗,利于提高药效,减少副作用。如采用金纳米颗粒制成金溶液,接上抗原或抗体,就能进行免疫学的间接凝聚实验,用于快速诊断[9]。生物降解性高分子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还可以植入到人体的某些特定组织部位,如子宫、阴道、口(颊、舌、齿)、上下呼吸道(鼻、肺)、以及眼、耳等[10]。这种给药方式避免了药物直接被消化系统和肝脏分解而代谢掉,并防止药物对全身的作用。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已研制成以用生物降解性聚乳酸(PLA)制的微芯片为基础,能长时间配选精确剂量药物的药物投送系统,并已被批准用于人体。近年来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纳米粒子(NPs)在基因治疗中的DNA载体以及半衰期较短的大分子药物如蛋白质、多肽、基因等活性物质的口服释放载体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药物纳米载体技术将给恶性肿瘤、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的治疗带来变革。

  Ag+可使细胞膜上蛋白失去活性从而杀死细菌,添加纳米银粒子制成的医用敷料对诸如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浓杆菌等临床常见的40余种外科感染细菌有较好抑制作用。

  在超临界高压下细胞会“变软”,而纳米生化材料微小易渗透,使医药家能改变细胞基因,因而纳米生化材料最有前景的应用是基因药物的开发。德国柏林医疗中心将铁氧体纳米粒子用葡萄糖分子包裹,在水中溶解后注入肿瘤部位,使癌细胞部位完全被磁场封闭,通电加热时温度达到47℃,慢慢杀死癌细胞。这种方法已在老鼠身上进行的实验中获得了初步成功[11]。美国密歇根大学正在研制一种仅20nm的微型智能炸弹,能够通过识别癌细胞化学特征攻击癌细胞,甚至可钻入单个细胞内将它炸毁。

  日本科学家利用纳米材料,开发出一种可测人或动物体内物质的新技术。科研人员使用的是一种纳米级微粒子,它可以同人或动物体内的物质反应产生光,研究人员用深入血管的光导纤维来检测反应所产生的光,经光谱分析就可以了解是何种物质及其特性和状态,初步实验已成功地检测出放进溶液中的神经传达物质乙酰胆碱。利用这一技术可以辨别身体内物质的特性,可以用来检测神经传递信号物质和测量人体内的血糖值及表示身体疲劳程度的乳酸值,并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除上面所述内容外还有如基因治疗、细胞移植、人造皮肤和血管以及实现人工移植动物器官的可能。

  目前,首次提出纳米医学的科学家之一詹姆斯贝克和他的同事已研制出一种树形分子的多聚物作为DNA导入细胞的有效载体,在大鼠实验中已取得初步成效,为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更微观的新思路。

  纳米生物学的设想,是在纳米尺度上应用生物学原理,发现新现象,研制可编程的分子机器人,也称纳米机器人。纳米机器人是纳米生物学中最具有诱惑力的内容,第一代纳米机器人是生物系统和机械系统的有机结合体,这种纳米机器人可注入人体血管内,进行健康检查和疾病治疗(疏通脑血管中的血栓,清除心脏脂肪沉积物,吞噬病菌,杀死癌细胞,监视体内的病变等)[12];还可以用来进行人体器官的修复工作,比如作整容手术、从基因中除去有害的DNA,或把正常的DNA安装在基因中,使机体正常运行或使引起癌症的DNA突变发生逆转从而延长人的寿命。将由硅晶片制成的存储器(ROM)微型设备植入大脑中,与神经通路相连,可用以治疗帕金森氏症或其他神经性疾病。第二代纳米机器人是直接从原子或分子装配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尺度的分子装置,可以用其吞噬病毒,杀死癌细胞。第三代纳米机器人将包含有纳米计算机,是一种可以进行人机对话的装置。这种纳米机器人一旦问世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方式。

  瑞典正在用多层聚合物和黄金制成医用微型机器人,目前实验已进入能让机器人捡起和移动肉眼看不见的玻璃珠的阶段[13]。

  纳米材料所展示出的优异性能预示着它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尤其在组织工程支架、人工器官材料、介入性诊疗器械、控制释放药物载体、血液净化、生物大分子分离等众多方面具有广泛的和诱人的应用前景。随着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临床医疗将变得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诊断检查更准确,治疗更有效。

  [6]顾宁,付德刚等.纳米技术与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31-133

  [8]张立德,牟季美.纳米材料和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10

  [10]姚康德,成国祥.智能材料.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71

  随着医护英语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的发展进步,医护英语教学水平亦取得诸多进展。2013年为推动我校护理人才与国际接轨,我系在护理专业下增设了涉外护理方向,并针对该方向重新制订了教学计划,新增了医护英语、口语、听力课程等英语强化课程。为有效提高涉外护理班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该班医护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景教学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试验过程与结论概述如下。

  1.1试验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为我校2013级五年制三年级涉外护理班44人,对照组为同年级临床护理班148人。实验时间为2015年下学期。

  1.2试验方法。通过创造教学情景培养学生临床工作能力,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前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经验。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分为入院、出院、生命体征、均衡饮食四个情景,对课程任务组织分工,精心编排具体情景教学内容,通过查阅资料制订情景教学计划,并邀请不同层次学生参与讨论,最终确定教学方案。

  2.1专题学习。组织实验组与对照组班级的全体学生对入院、出院、生命体征、均衡饮食四个情景进行专题学习。每个专题内容采用五部教学法,主要内容包括词汇讲解、课文分析、阅读深化、听力练习、实用写作五个部分。对于专题设计的主要职业技能,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侧重点,环环相扣,共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每个专题中词汇选择50至100个核心词汇,通过图片、音频、视频、讨论等形式讲解。课文内容选自专题相关操作过程或背景知识介绍,以核心词汇为本,设计导入、泛读、精读、扩展四个步骤。阅读材料侧重理论性,而听力材料侧重实践性,听力材料选自专题相关医护操作,包括填空、选择、补全对话等题型。写作则根据专题选取工作上的实用文体,如生命体征表格、入院表格、出院小结等。

  2.2拓展。根据专题涉及的医护知识在词汇、常用句型中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扩展,并通过观看中外医护视频操作进行跨文化比较,加深学生对该专题的跨文化认识。

  2.3分组演练。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5至6人,扮演医生、护士、护士长、患者、家属等角色,每位成员至少轮流扮演三个角色,体会并临摹不同角色的心态与行为,并与同学相互交流心得感受,互相指出对方的优缺点,分享经验。

  2.4测评。测评分为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考试。自我评价与专题目标相呼应,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检查学生学习效果。考试以四个专题第一阶段的专题学习为内容出题,采取笔试的方式,分为五大题型:考查学生对职业核心词汇的掌握情况、对术语的掌握、对微工作过程的理解、阅读材料的翻译能力与应用文写作。

  3.1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值±标准差,t校检,技术资料采取x2校检。

  3.2试验结果。发放自我评价与考试192份,回收192份,回收率100%。考试成绩分析两组学生考试有显著差异(P>

  0.05),说明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医护英语词汇理解、课文分析、阅读、听力、实用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表1)。

  [1]陈小娟.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施与研究,2008(6).

  [2]董燕.浅谈情景教学法在中职护理实训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护理,2014(8).

  影像诊断学是一门以影像为主要诊断依据的形象思维学科,实践性非常强。影像的改变是医生临床思维的起点和依据。因此,阅片实习课得到影像诊断学科教师的普遍重视。当前多数院校均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先上理论课,然后分组阅片。也有人提出教学改革,提倡边上理论大课,边看片。但不论何种形式,均较重视实习(下转封三)(上接第1152页)课,多数主张理论课与实习课课时比例为1:1。笔者根据最近四年的带教经验,结合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前沿教育模式,认为“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育模式也适用于影像诊断学阅片实习课,本文对以上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力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对影像诊断和临床医疗等不同专业,因其以后的临床应用目的不同,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于临床医疗专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临床工作,教学的目的首先是要使他们能掌握各种检查的适应证,明白透视、摄片、CT、MRI、ECT、超声等各种影像检查的优缺点,以及各项检查适用的具置、方法,以便在临床工作中能正确选择检查方法。另外,在检查方法选择的原则和理念上,应强调这样一个概念:影像诊断和临床医疗是相通的,它随现代社会进步、科学发展而不断出现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使学生把影像诊断的进步与临床医疗的科技进步观念结合起来,为他们以后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利用影像新技术打下基础。其次,主要是要求他们能够在影像诊断报告书的配合下,独立地从影像资料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因此,应注重讲解各系统的X线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再次,还应让学生体会和明白影像学的局限,即“同病异影、同影异病”现象的广泛存在,只有了解影像学的局限性,才能令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不过分依赖影像学,并客观对待影像学诊断报告,减少被影像报告误导的可能。对于影像专业,则应该有更高的要求。除了和临床专业一样的要求外,对各系统基本病变,常见病影像表现要扎实地掌握,对少见病也要有一定了解。重点应放在影像典型征象上。由于影像诊断学涉及面广,各种新的检查方法、技术层出不穷,专业影像医生面对的是越来越广泛的内容,一本教科书是涵盖不了它应包含和涉及的所有内容的。因此授课时不能贪多求全,主次不分。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要的是传授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诊断思维的方式以及获取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的信息渠道。所以,授课必须抓大放小,只突出的讲重点影像征象,其他的可以由学生自习,老师则负责答疑。

  影像学是以影像形态变化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因此,提供尽可能接近于实际工作的实习材料非常重要。我院目前除了网络教学尚未具备条件外,其它教学手段均已广泛使用,基于对各种载体优缺点的认识及我院现有条件,笔者主张,对临床医疗专业的学生,应主要采用多媒体形式,在教案的编写上,应突出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而不是特殊、疑难及少见病的诊断,在示教片选择上,也是如此,不应贪多求全。而对于影像专业学生,则应以胶片为主,结合多媒体尤其是动态资料,力求接近临床实际。

  3.1 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现在,在阅片带教时,一般先由带教老师带领,集中阅片。根据本节重点内容提出问题,并将问题的难度和深浅按照影像思维的要求,层层递进,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按照影像思维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清晰诊断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实际工作中作出一个诊断报告的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对比 的授课方法,即正常与异常表现的对比,并进一步引申到其他常需鉴别的疾病,并指出鉴别点。通过这种横纵对比,使学生对示教片留下深刻印象。在集中阅片之后,再分组让学生自己阅片,教师巡回答疑,让学生反复阅读,重复刺激,强化记忆。除此之外,还可把示教资料借给学生,使其能够利用课外时间反复阅看。在这种带教方法中,学生看到的是以具体某种“病”的形式出现,与临床实际的某种症状、体征可能不合。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参与,但仍是带教老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基于情景的,跨学科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锻炼。

  3.2 PBL模式的引入 据文献报道,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医学院校,应用“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育模式,已近30年,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国内近年也有院校采用,进行教学法的改革。PBL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传统的医学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由于实践机会少,即使某些知识对临床相当重要,由于缺乏近景学习,因此不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而在临床实践中,呈现的往往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某些症状、问题,所以,医生必须根据这些问题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途径。如果我们在上阅片课时就遵循这种规律,当他们走上医生岗位时其知识和能力就能发挥自如,这种思想正是PBL的设计理念。在上阅片课时,我们可以按照临床实际设计这样的情景:面对一张片时,首先阅读它的临床申请单,明确病人的症状、体征及检查目的。然后提问学生: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及X线结果,你应该怎样去思维并做出基本判断,如正常与异常,良性或恶性,具体疾病甚至具体的细胞类型、病变分型分期,应与哪些相关疾病鉴别诊断。并让他们分组讨论,得出最后诊断。这种情影教学也可设计成多媒体的虚拟形式或真实情景。通过这种情影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它打破学科界限,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从情景中学习如何解决问题,使学生将来能够应对现代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出现的新问题。这些知识的来源不是局限在教科书,更多的是基于屏幕的,多媒体,甚至可能是虚拟的。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开放式的小组互动,并基于个人知识背景,围绕解决问题的目标,进行个别化学习,每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学习的效果得到及时检验,给学生不断提供“成功”、“自省”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航空业的复苏将开启钛行业新的景气周期。由于航空业的逐步复苏,波音和空客公司在未来均有提高产量的计划,特别是随着波音787的试飞成功以及空客A380的交付使用,以及国内支线飞机和大飞机项目的不断推进,将开启钛行业新的景气周期。军用钛材有望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军工行业作为钛行业的重要应用领域,虽然绝对用量并不大,但毛利率高一直是它吸引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军费开支的增加和自主研发发动机的研制成功,预计未来军用钛材的增速可以保持40%以上。

  该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以钛为主导产品的稀有金属材料专业化生产、科研基地,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医药、海洋工程及高档日用消费品等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在40%以上,其中高档钛材和军工钛材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公司在全球钛材行业排名第7位。

  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结构作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华神钛业年产1万吨的全流程海绵钛项目,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20%。另外,前期公司募投的优质项目将陆续在今明两年投产,届时公司的钛材将逐步向高端钛材转变,实现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从而提高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锆材市场前景乐观。2009年10月,公司生产的锆材通过检验,可完全实现进口替代。公司目前锆材产能约为300吨,2009年生产工业用锆产品79.8吨,毛利率高达41%,销售价格较进口价格下降了40%,竞争优势非常突出,预计2010年产量约为100吨。在国家鼓励进口替代的政策倾斜下,该业务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公司2010~2012年EPS分别为0.17元、0.57元和1.13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150倍、44倍和22倍,PB仅为3.03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大大低于行业均值7.49。考虑到公司2010~2012年的复合增长率可达176.8%,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长期增长潜力。因此,我们给予该股“增持”的投资评级。

  在二季度市场下跌过程中,基金开始调整持仓结构,大举增持零售、医药、白酒等消费股,医药和酒成为基金加仓的重点。半年报披露完毕,二季度基金投资取向的轮廓已很清晰。从半年报数据看,在二季度市场下跌过程中,基金不断调整持仓结构,大举增持零售、医药、白酒等消费股,新兴产业亦被广泛看好。消费股中,医药和酒成为基金加仓的重点。与白酒股相比,医药股更是如日中天。二季度,上海医药、东阿阿胶、华兰生物、复星医药、浙江医药、云南白药、同仁堂受到基金的普遍增持,走势相当亮丽。

  融资将推动公司加速扩张。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拟投向:(1)境内外医药工业收购兼并,将在2011年底前收购上药集团的新先锋、上海新亚、华联制药等资产;(2)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新增或收购分销网络;(3)将加大创新药、原料药和仿制药的研发投入;(4)建设企业信息系统;优化流动资金和财务结构。

  公司医药分销全国布局将加速进行。上海医药作为国内第二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去年以来全国性扩张步伐迅速,先后控股山东商联药业、广州中山医药和福建省医药公司,在融资完成后,预计公司的并购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抗生素资产收购将增厚公司利润。上药集团的抗生素业务销售收入估计在20亿元以上,按行业平均利润率估算净利润肯定在亿元以上,未来收购将明显增厚公司业绩。

  今年公司合同信息不断,属于成长中的白马个股。如一季度公告,全资子公司上海置信电气非晶有限公司与江苏帕威尔电气有限公司签订了金额逾10亿的非晶合金变压器框架采购协议。分析师认为,新年伊始,置信电气“电网投资+节能降耗”两大概念强势登场,后续可能还将获得来自江苏的订单。

  此次采购,是江苏省电力公司集中规模招标采购2009年度电网项目的一部分。江苏帕威尔电气是江苏省电网公司的关联企业,也是置信电气江苏子公司的合资方,分析师认为,其采购意向代表了江苏电网的投资计划。这笔10亿元的2009年大额采购协议税后金额为8.5亿元,已接近置信电气2008年全年来自江苏的销售收入。

  人类对最新的科学技术总是赋予了无限想象。当3D打印概念席卷整个市场时,人们开始将3D打印与生物医疗结合起来,于是3D生物打印(3D-Bioprinting)便应运而生。以信息化为前奏,以打印成型技术为基础的3D生物打印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修复和替代再生损伤组织和器官的治疗过程中。同时作为目前实现再生医学最具应用前景的新技术之一,3D生物打印也在向着从非生命假体向简单生命体和复杂生命结构体的发展。

  如今,3D生物打印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医学或者生物学单一领域,向着由医学、工程、生物和临床以及伦理和法律有机融合在一起综合领域迈进。在未来,3D生物打印必将对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也面临着很多发展的挑战。但无论如何,3D生物打印正在重塑整个医疗行业,且日益接近我们的现实世界。

  三年前,3D打印因为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而被广泛关注。这场技术革新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亟需面临制造业升级的国家。由于3D打印涵盖了产品生命周期前端的“快速原型”、全生产周期的“快速制造”、大规模的个性化生产能力等诸多特点,特别是可以与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所以3D打印被认为可能会带给中国制造业的重大变革。

  也正是在最近的三年里,3D打印中的一系列技术已经在中国开花落地,并开始服务于生产实践。诸如光固化、金属熔敷、陶瓷成形、激光烧结、金属烧结等3D打印装备和材料也越来越多地见诸于媒体报道中,例如我国在打印玩具、手机部件、飞机机翼、武器零部件等,3D打印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

  但是3D打印还有一块重要的领域可能被大家忽视,而这块领域已经在默默地发展了十几年,那就是3D生物打印,即将生物打印技术服务于医学或生物学的教学、科研和治疗事业中。

  比如在骨科修复领域,我国科研工作者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科研和临床应用效果。通过计算机图像和CAD/CAM技术,我国已经利用三维打印技术研制出新型人工髋、肩、膝、踝关节、骨盆和四肢长骨假体,并在很多医院已经成功用于临床,且已经形成了产业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医三院、西安的西京医院等很多医院都可以进行个性化医疗植入物的设计、生产和植入。目前在人工关节置换、个体化接骨钣、个体化骨盆修复、肩胛骨、锁骨修复、牙齿修复等临床手术中,3D打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不过在以上介绍的3D打印过程中,并不涉及到细胞的打印应用,主要是通过3D打印金属粉末冶金技术来制作以钛合金材料为基础的个性化骨科内植入物。

  例如华南理工大学通过3D打印技术开发的个性化舌侧正畸托槽,主要是针对在矫正牙形过程中,传统的托槽粘在牙齿的外侧会影响美观等不足而研发。其特点是可置放在牙齿的内侧,且根据每个人的每一颗牙齿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目前,个性化舌侧正畸托槽已获得广东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并已在国内外开展了临床应用。

  另外,3D打印技术还可以用来制作器官或组织的3D模型,可直接应用于医学教学、临床手术前的术前指导及科研。借助于这些3D模型,器官或组织内部构造的细节可以逼真地显示出来,且可以使复杂的人体组织更为直观明了。在术前指导中,通过3D打印可清晰直观地显示患者的疾病状况,在比如复杂骨折与畸形的分布,这样3D打印所模型可提供比医学影像资料更加详细的解剖学信息,实现了由二维到三维、由平面到立体、虚拟到现实的转变。医生可直接在此模型上进行手术设计及模拟,以确保手术的成功,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精确化、个性化的新型思路和方法。

  不过,这些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物打印。无论是打印骨科的植入物,还是打印人体的模型一,这些还只是通过传统的增材制造技术,通过塑料、树脂和钛合金金属等材料形成无生命的假体或模型。

  科学意义上的3D生物打印则是以打印细胞为分水岭,也就是“以3D打印为手段,以加工细胞等活性材料为内容,以重建人体组织和器官为目标”。只有线D生物打印,才是塑医疗行业的重要力量。

  目前全球3D生物打印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如果以打印细胞为分水岭来看,对于颅骨、牙齿或制造器官或组织的3D模型还只能看做是3D生物打印的“前夜”,原因很简单,虽然这些打印技术也被视为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重要一环,但是打印出的产品还是非生命假体,而且大多数打印过程仅仅涉及到一种金属或者塑胶材质,所以其对生命医学发展的支撑十分有限。

  线D生物打印是向简单生命体和复杂生命结构体方向发展的。采用的打印材料更是超出了传统3D打印的取材空间,比如活细胞、干细胞、水凝胶、可被人体组织吸收的高分子材料等。

  不过,应用活细胞进行生物打印,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三维打印,甚至可以说完全是另外一个领域。

  因为打印的材料既然涉及到活的细胞,就需要精确控制细胞的成活率、细胞生长的支架材料、细胞的氧气、水分、营养等微环境,以及后期如何通过血管化来维持组织的生长和代谢。这样一来,需要同时打印的材料就达到几种乃至十几种,打印过程中的精密控制更加复杂,且更不用说分化程度更高,更加复杂的组织。

  也正因为如此,3D生物打印才成为医学领域发力的一个焦点,而这个焦点,在我国集中的体现就是国家对3D生物打印的重视。比如在2014年末,“第四届国际增材制造与生物制造会议(ICAM-BM2014)”在北京召开,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名与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内容涵盖细胞三维打印、组织工程支架三维打印、金属增材制造以及增材制造技术中数据处理、建模仿真和创新应用等。

  此外,4月份在上海召开的“2015医用新材料与3D打印论坛”以“交叉前沿新时代”为主题。论坛上来自诸多高效、研究所和医院的3D生物打印研究人员就医用新材料和3D打印相关领域的新方法、新发现,以及进一步发展的重点,特别是成果转化等进行交流和研讨,场面十分火爆。第三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将于2015年6月3至6日在成都举行,大会议题之一将重点围绕生物3D打印的技术路线、商业模式、材料、应用,及如何构建3D生物打印生态链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这场潜在的医学革命,可以说目前正在生物学和医学以及信息科学领域酝酿着一场风暴,因为3D生物打印的未来应用将满足人类医学发展过程中最大的一块短板,即和个性化治疗的需要。

  如今,医疗领域的体内植入辅助假体的巨大市场是有目共睹的,但其特点和缺陷都非常明显,及属于非活性体,受到人体的排斥反应强烈。这些大多以机械结构(例如骨板骨钉、人工关节、血管支架等)或机电系统(例如人工眼、人工耳蜗、人工心脏等)或高分子材料系统(人工食管、人工胆管、人工肠、人工膀胱)所构建的人体器官,因其诸多不足也正成为生物材料、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电子学(包括计算机)特别是微电子学以及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多学科攻坚的重点。人们多么希望在未来能够植入和应用以细胞及组织所构建的“器官”,来修复人体因伤害或发病所需要的天然器官组织的功能。据卫生部门统计,仅仅在我国,每年等待的患者就超过150万人,这其中只有1万人能够做上手术,而其余超过99%的患者需要继续等待器官源。而世卫组织统计称,全世界需手术的病人与所捐献的人体器官的数量比为20比1。显然,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从国家层面来说,更需要去系统破解这些难题,从根本上给生命的拯救创造更多机会。

  作为一项前沿制造技术,“3D生物打印” 的发展空间巨大。比如通过生物打印技术制造出与真正组织和器官的外形一致,满足外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需求,以及具有满足细胞与组织生长所需要的内部微结构且满足生命体生长的生物循环系统的需要的组织或器官产品,人类的诸多医学难题将被突破,已经提及一百多年的个性化治疗、人体器官的个性化定制难题以及使用模式动物的药物测试方式将被彻底改写,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说为何3D生物打印有望重塑医疗行业。

  全世界每天共有18个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而导致死亡。目前由于器官来源严重短缺,我国的事业也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面对每年150万的巨大缺口。通过3D生物打印的个性化制造能力与病体需求的差异性充分结合,配合传统的CT、ECT技术,可以在人工假体、人工组织器官的制造方面产生巨大的推动效应。

  另外在药物测试中,目前测试药物其中一大部分工作是在模式动物,如猪、牛、小白鼠、兔子的身上完成的,如果未来以生物3D打印的模式器官来代替试验,不仅有利于缩短临床药物研发周期,节省上亿美元研发费用,还将避免潜在的人体试验损害。所以3D打印出的器官不仅能够帮助新药更快的实现试验,以替代临床试验,缩短新药上市周期。

  而在科研领域,细胞打印的产品包括组织和器官两类,细胞准确定位和培养之后,形成的结构具备生物特性。可以作为很好的医学研究工具。通过3D技术将三维立体图象打印出实物,成为研究者手中直观的模型,从而帮助科研工作者不断地进行设计上的优化、结构上的优化,加速生物工程医疗领域中医疗设备、仪器、甚至是仪表的设计。

  所以在未来, 3D生物打印技术将对生物医药行业带来重大的改变,如同互联网信息技术改变现如今人们的生活一样。

  据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预测,人体器官和功能组织替代物将在未来10年占据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50%。

  也正因为如此,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制定以3D生物打印技术为基础的,针对以人体组织与器官制造领域的中长期研究计划。如美国《2020年制造技术的挑战》将生物制造技术列为11个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日本机械学会技术路线图将微观生物力学对促进承载支持组织再生确定为10个研究方向之一,其预测“2020年及以后,适合许多大型组织和器官再生的刺激条件得到明确”,藉此体现机械工程对再生医学治疗的贡献;中国机械工程学科发展战略报告(2011―2020)也明确将生物与仿生制造列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再生医疗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科技领域,肩负着改写人类医疗史的重任。”这是美国Organovo公司网站的一句话。我们更无法想象一百年后的医疗世界,最可能的是,3D生物打印也将成为一种普遍的医疗模式。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器官,不但可解除移植器官资源紧缺的难题,也将对药物开发产生深远影响。

  利用3D生物打印技术,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成功打印出了包括人耳,骨骼以及心脏等器官,并且在局部领域取得了临床试验上的成功。虽然目前并未推广开来,但前景却极为广阔。

  据3D生物打印领域的专家戴∪衷菏拷樯埽目前医疗行业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无需留在体内的医疗器械,包括医疗模型、诊疗器械、康复辅具、假肢、助听器、齿科、手术导板等;二是个性化永久植入物,使用钛合金、钴铬钼合金、生物陶瓷和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通过3D打印骨骼、软骨、关节、牙齿等产品,通过手术植入人体;三是3D生物打印,即使用含细胞和生长因子的生物墨水,结合其他材料层层打印出产品,经体外和体内培育,形成有生理功能的组织结构。这项技术成功后,有望解决全球面临的移植组织或器官不足的难题。

  在目前,生物3D打印在药物筛选、手术导板、假肢假体等多领域的盈利模式已经形成。3D打印顶尖咨询机构Wohlers的一项报告显示,2019年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60亿美元,其中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市场份额占15.1%,位居第三位。LuxResearch的分析师预测,3D打印技术在医疗行业将迅速采用,预测2025年该市场达到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百亿。业界认为,3D打印在医疗行业甚至整个生命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面对巨大的市场,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公司推出了高级生物打印设备,以适应目前日益强大的科研需求。如最为强大的瑞士RegenHU公司推出的BIOFACTORY系列打印机,最大可以扩展到8只打印头,支持五种打印方式,可让打印的组织赋予更多功能,可以构建更为复杂的组织,最小挤出量为20pl,精度更高。2015年Nature杂志专门刊发RegenHU BIOFACTORY的应用文章,介绍其在构建体外血液-空气组织屏障方面的应用

  德国的ENVISIONTEC公司推出的3D-Bioplotter,采用熔融挤出沉积工艺,可以成形多种生物材料。但尚不能进行细胞的直接堆积成形。美国的MicroFab公司针对生物医学和组织工程应用,推出jetLab系统,可以作为生物材料成形的开发平台,进行组织工程支架的三维打印成形研究。

  但是在中国,目前仅有两家公司在制造并提供3D生物打印机。其中一家是杭州捷诺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另外一家是青岛尤尼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青岛尤尼在国家863前沿生物技术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已经研制出用于临床人体组织缺损修复,可打印多种生物支架材料及细胞的高精度3D打印系统的生物打印机,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化过程中。

  2015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授予注册证的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一代人工硬脑膜产品――“睿膜”成功上市,这是中国第一个在植入器械领域成功实现产业化的生物3D打印产品。

  四川英诺生物拟投资建立 3D 生物打印产业化基地,目前英诺生物已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项目研发合作事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湖南首家 3D 生物打印临床应用研究所在湘雅医学院成立,据悉该研究所致力于突破增材制造(即3D打印)在临床医疗应用中的核心与关键技术,推动3D打印技术在临床医疗、医学教育、医用生物材料开发等领域的应用。

  3D生物打印是一个数字化、智能化、全自动化制造系统的综合工程,3D生物打印要想取得成功也绝非易事。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目前3D生物打印机能够非常成功的生产出简单的组织结构,但目前打印最厚的组织也仅仅达到20多层细胞。如以厚度为标准衡量,其仅为几百微米,相当于人类少许的头发。另外,一些团队使用高级的3D生物打印机生产出来的一些更大组织,但其自身力度很差,甚至连自身的磨损都不能承受。此外,怎样使这些被生产出的组织得到存活是科学界关注的话题,比如组织中构建血管和神经通路就属于3D生物打印的核心问题。

  此外,3D生物打印需要自动控制及加工制造的软件控制系统,以及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的硬件。目前在产品价格方面,国外3D生物打印机设备和材料的价格也居高不下。据悉,用于制造器官模型的3D生物打印机售价在120万至400万人民币之间,与通过激光烧结的3D打印机设备价格相当,所以目前还主要是一些有条件的医院和机构在承担相关研究,这也成为3D生物打印发展的障碍之一。

  即使是已经进入临床应用的骨科产品,也面临着一系列地审批难题。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李涤尘和北医三院的刘忠军是将3D打印骨科产品进行临床应用的先行者,但是他们均表示,如何迅速拿到产品审批是个问题。由于目前我国3D打印在医学中的应用相对较严谨,目前还没有一个法律法规来规范。导致了3D打印的器官需要国家医疗器械制度和法律的审批,而这个过程非常复杂,而且风险较高。所以即使李涤尘2004年就成立了公司,到现在也没拿到产品许可证。由于3D打印的产品非常个性化,已经超过现有的产品监管运作模式,所以不可能每个打印产品都去检验。这种风险如何化解以及面对满足这种新的消费需求和商业形态,都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作出非常具体的研究和回应。

  所以综合来看,目前即使政策上如鼓励使用并推广这项新技术,同时严控质量加强行业管理和规范,鼓励创新和临床转化。但涉及3D生物打印的规定仍旧需要重新制定,特别是生物医疗产品的生物相容性和知识产权在内的诸多问题也急需解决。

  自2005-2010年,耐火材料制品年产规模年复合增长24.5%,我们认为未来耐材行业不再会有25%的快速增长,行业拐点已经显现。一方面耐材行业存在高度资源依赖性、行业竞争分散、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下游产业不断规范整合,对耐材要求将逐步提高,产品升级转型也将在未来成为耐材行业主要发展方向。我们认为,未来业内横向整合,上游资源延伸以及产品结构大势所趋。北京利尔由于快速规模扩增以及未来可能向上游资源延伸,未来将成为主要受益企业,维持“增持”评级。瑞泰科技则背靠中建材,有着较强科研能力以及客户资源,并进行水泥耐材多元化扩展,未来业绩可期,公司发展符合行业未来趋势,维持“增持”评级。

  目前国内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仍然以互联网支付为主,约占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的96%。除了网络购物以外,航空、保险、游戏、基金等其他支付需求点逐渐显现。国内移动支付市场刚刚起步,去年的市场规模在200亿左右,预计到2015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不管是互联网支付还是移动支付,都是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因此第三方电子支付未来能否顺利发展,市场能否不断扩大,关键在于如何保证支付手段的安全性,我们认为在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兴起的初期,具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企业将最大获益。我们维持行业“增持”评级,投资组合为:卫士通、新国都。

  技术成熟度及投资风险等原因导致特高压交流建设速度低于预期,特高压直流建设不受影响。从目前两类特高压线路审批建设进度上可初见端倪。特高压交流目前是一条实验线路非满负荷运行当中,大家普遍预期今年上半年批复建设的两条特高压交流线路也没有出现推进的迹象;与此对应的是两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满负荷运转,国网、南网的两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别开工建设,预计明后两年将投入使用。未来五年将建设十二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亿元的盛宴就在眼前。投资节奏方面,根据近一年国网招标情况以及特高压建设进度来看,我们认为几家龙头企业中短期业绩下滑,但2012年业绩增长明确,下半年中后期正是介入良机。

  在外盘利空连续冲击下,8月份沪深300指数下跌4.01%,新能源汽车行业指数下跌4.16%,表现与大盘相当。目前中期底部基本探明,在估值和业绩托底、潜在风险施压背景下,市场将在底部波动。我们认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出台之前,新能源汽车板块走势也将如此。因此在选股策略上,建议持续关注产业规划出台后重点扶持子行业,结合中报行情寻找持续增长标的。201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板块大部分公司实现业绩增长,板块业绩增幅为35%左右,平均市盈率32倍左右,估值基本合理,维持板块“推荐”评级。我们看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成长性确定标的,本月推荐组合为佛塑科技、上海汽车、新宙邦、曙光股份、多氟多。

  上半年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实现收入1333亿,同比增长27%;实现净利润192亿,同比增长44%,行业整体表现明显好于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从子行业来看,酒类公司占据半壁江山。白酒、啤酒、葡萄酒收入占比分别为30%、17%、5%,其中白酒行业净利润占比达到了69%,啤酒、葡萄酒占比均为9%。我们继续看好白酒行业,同时在四季度食品行业旺季到来之前,我们建议积极关注相关食品类公司的投资机会。一线白酒、二线白酒虽然在二三季度有了很好的表现,但考虑到估值未到位,在宏观经济预期不过于悲观的情况下,我们看一线倍为标准,二线白酒的目标市盈率可以在50倍以上。

  截止到8月31日,医药上市公司半年报已经公布完,我们对162家有可比数据的公司进行了统计分析。剔除原料药后医药板块利润增速达到33.2%,医疗服务板块利润增长58.77%。医药板块上半年收入增长23.9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长22.16%;如果剔除原料药板块医药板块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速达到33.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长23.06%。相当数量公司利润增长突出,上半年有64家医药上市公司利润增长超过30%,38家公司利润增长超过50%,其中大部分源于主业增长。我们认为医药板块长期向好趋势不变,继续维持行业看好的投资评级,建议仍然重点投资于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以及在医药领域具有定价能力的医药股。

  养殖与饲料板块无疑是行业上半年业绩增速的最有力推手,上半年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9.8%和56.2%,紧随其后的是水产,净利润增速28.7%。从目前的禽畜肉价格、存栏量、以及水产养殖投苗情况来看,养殖和饲料、尤其是水产饲料在三季度的景气度依然较高,这一点从部分养殖和饲料企业的1至9月份业绩预增公告上即可看出,但是部分个股的估值确已处在相对较高的水位;相比而言,我们下半年更加看好种子和水产子板块的表现,前者无论是从销售周期、国家政策,还是从部分重点公司产品的拓展空间、大田表现来看,都已到达超配的时点,是我们最为看好的子板块;而后者在下半年将迎来消费旺季,绩优公司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佳境。

  民族药是指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也包括少数民族习惯使用的药物。由于民族医药发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传统,且各民族t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民族药的使用和传播一般以民间习用、口耳相传的形式活跃于少数民族地区。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由于各民族社会发展进程的差异,民族心理、宗教意识、风俗习惯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又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民族医药。因此,认识云南民族药,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新药品种,增强云南中草药现代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把云南民族药推向国际市场,具有及其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教材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载体,要想推广云南民族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云南民族药学》教材的编写是必然的,基于本院校对中药学专业和中医学(定向班)专业的《云南民族药学》院内讲义的教学实践经验、云南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民族药资源、少数民族的多样化和不同民族对药物的不同应用,现对《云南民族药学》教材编写进行探讨和分析。

  《云南民族药学》教材是依据本院校2013年版的中药学专业和中医学专业(定向班)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基础编写。本院校在2010~2014年期间完成了云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云南民族药资源库及信息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和“云南省地方习用药材标准(傣药、彝药)”、同时编写了《云南民族药大辞典》,为《云南民族药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基于本院校中药学专业和中医学专业(定向班)的《云南民族药学》院内讲义教学实践情况研究分析来看,该教材的编写旨在使学生《中药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云南民族药研究发展现状,掌握各个民族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云南民族药的民族用药经验,为云南民族传统药学的集成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云南民族药学的继承发展、寻找新的民族药资源打下基础。同时,为有立志于民族药研究的同仁提供有效资料,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云南民族药制剂,如云南白药系列、灯盏细辛注射液、痛舒胶囊等,让云南民族药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31教材内容的选取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取舍上,要体现科学性和专业化的思想,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加适用性和更直观的展现教材内容,让学生能在教材的学习中不断扩宽知识面。

  目前,民族药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较中药稀少,《云南民族药学》教材内容对云南民族药的起源和发展、地理分布、药性和相关文献整理等内容进行编写是非常有必要的,旨在对不同专业学生或是同仁学者,都能直观而又简明的对云南民族药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学习或参考。基于《云南民族药学》院内讲义的教学实践、现有文献资料和前期对云南民族药研究的工作基础,对教材所选的民族药品种即要与中药学和中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中药学》相区分,又需结合云南地区民族民间中使用普遍、具有民族特色和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的品种。如云南地区民族药以傣药和彝药为首,教材选择收录民族药品种时可偏重于傣药和彝药;中药学和中医学专业均开设《中药学》课程,在教材收录品种和体例上应区别于《中药学》教材;教材收录的品种应以普遍使用、具有民族特色和已颁布了质量控制标准为主,可参考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著的《云南省中药材标准》(民族药册)[1]。云南民族药品种的内容选取结合云南民族药特点、中药学和中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专业背景,可从植物来源、民族药名、植物形态、生境、药材性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民族用药经验、民族用药特色、参考文献等部分进行分别阐述,即可实现单味民族药的知识系统性,又可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信息需求。

  32教材内容的编排教材内容在各章节及其内容的编排需结合实际教学的实践经验是至关重要的,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通过本院校《云南民族药学》院内讲义的教学实践,对《云南民族药学》教材内容的编排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从本校中药学和中医学专业的教学经验来看:中药学专业有药用植物、中药学、中药鉴定学和中药资源学等课程的相关基础,可直接接受民族药的相关知识;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和药相关的只有中药学课程的基础,更多的专业课程偏重于中医如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方剂学等课程,对药的一些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因此,教材编排应结合实际教学环节,达到前后衔接,提高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教材的系统性。

  33教材内容形式的多样化云南民族药相关文献资料记载较少,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云南民族药的一线资料,可在各个章节后面附上参考文献和民族药品种的民族用药特色;云南民族药品种在传统中药中不常见,其直观的形态仅限于民族民间医生、药农和相关研究学者比较熟悉,每味民族药的介绍可附上植物形态图和药材形态图更能加深学生的认识和学习。民族用药经验应结合实践经验,部分经典的民族用药经验附上案例分析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且对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具实用性。

  34教材内容的准确性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多人次反复核对教材的内容和编写。在教材内容的编写过程中,对于基本理论知识,应多次核对与相关文献资料的一致性。《云南民族药学》教材编写最具争议的部分主要是民族用药经验,该部分的内容可以参照《云南民族药大辞典》和云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云南民族药资源库及信息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若还具争议应向民间民族医生进行考证,考证清楚或是不具有争议的民族用药经验方能编入教材。教材的书写错误与否,完全取决于编者的态度和责任心,教材编写者应该秉着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待教材编写。编写过程中反复、多次、多人进行核对,以保证教材的准确性。

  在教材编写之前都应该进行学情分析,综合考虑学生的层次、专业背景等方面,才能合理地进行内容选取和编排等。对于药学类学生,药学知识基础较好,教材编写时应注重教材知识面的广泛性;对于医学类学生,药学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教材编写时应注重教材的基础性和实用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论述要深入浅出,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并注重教材的连贯性、衔接性,使学生能够较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

  随着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微课、MOOC、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使用,可在相关内容的章节中设立讨论、调查研究等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选择与编写的质量,是提升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应用文写作的大发展与新繁荣,以及功利性盈利驱动性,导致教材市场的混乱,《应用文写作》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粗制滥造、错讹百出的教材流入课堂,误导学生,严重影响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质量。编写结构合理、格式规范、印刷清晰的《应用文写作》教材,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分析现有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存在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提出教材编写意见。

  因印刷纸张页码较多,装订教材较多,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出现装订错误。而装订错误,主要体现在页码上的隔断,与内容上的重复。比如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1]装订时,出现了部分教材两次重复装订78页至98页,而漏装订“简报”相关内容,即99页至102页。

  格式的规范性是应用文尤其是行政公文的重要特点与必然要求,同时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工具,而较之本科生高职高专学生对教材的依赖性较强,知识真伪的辨别能力较差,因而《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对格式的文字表述与例文展示必须一致。然而某些《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频频出现文字表达的规范与例文格式的不规范的矛盾现象。例如,新华出版社年版《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2]第57页例文【二】

  你厂关于“修建办公楼的请示”(XX字[2004]3号)收悉。关于此事,公司认为,……

  在例文【二】中格式一显著错误,即发文字号“XX字[2004]9号”、“XX字[2004]3号”中的六角括号“〔〕”被误写为中括号“[ ]”。无独有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应用文写作---供医学院校使用》[3]46、49页例文二同样错误地分别将发文字号“卫通〔2003〕2号”、“国办发〔2010〕17号”置于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正下方,此教材中类似的错误较多,不再赘述;南开大学出版社《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1]第45页“(二)函的格式与写法”条中第“2.发文字号”条中“川政函〔1998〕08”中序号“08号”,应写为“8”。另在本教材第20、21页公文格式示意图中的成文日期“二00八”中的“00”应为“〇〇”,这种错误在其他版本的应用文写作教材中屡见不鲜。

  《应用文写作》教材中出现的逻辑错误有两种:一种是前后表达矛盾,即上文提到的“格式错误”条提到的,在教材前面“行政公文概述”中“公文格式”中提出公文的发文字号、成文日期的标准格式,而在格式示意图或例文中竟然出现前文提到的错误,显然是前后矛盾;一是语意重复,如杨文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高职应用写作》[4]第152页【例文一】、【例文二】标题“关于交通肇事是否给予被害者家属抚恤问题的请示”、“关于申请对外承包劳务经营权资格的请示”中“是否、申请”与文种“请示”语意矛盾,因为正如本书所言:“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致使、批准”,显然请示标题中不允许出现“是否、请求、申请”等类与“请示”意义重复的词语。

  除了格式具有稳定性,《应用文写作》教材引用的材料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然而,很多教材正文引用的写作训练材料、例文等很多都是1998年的材料,有的甚至是上世纪80年代的。90后的高职高专学生对于这些材料的内容,显然是极其陌生的。

  1.根据教学需求编写。确定编写教材的必要性,杜绝为晋升职称诸如此类功利行为而编,力求切合教学要求编写教材,为教学而编,为学生而编。

  2.审核编者资历。编写《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的组成人员,必须是长期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有效结合学生实际。

  3.加强研讨。召开教材编写研讨会,广泛征求该门课程教学教师的意见,认真研讨制定编写提纲,教材内容的侧重点。

  高职高专教育目标非常明确,通过一定的职业教育,使得学生掌握一门技能以此顺利就业。高职高专教育设置的每一专业都有相应的就业方向与针对性较强的工作岗位。不同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方向不同,不同工作岗位对应用文文种的要求也大相径庭,尤其是专业应用文。因此,高职高专应用写作要以不同岗位对应用文文书书写的不同要求确定教学内容。譬如,经济类专业可以强化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经济合同等方面的内容,医药类专业可增加医药公关文书、医药事务文书、医药经济文书等内容,建筑类专业强化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等内容。

  改革传统的理论——例文——训练的编写体例,采用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模拟情境法的编写模式,使学生联系到工作的实际,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编写某一文种就可将其分为“情景设置——任务实施——评价反馈”三部曲。例如,在编写行政公文中“请示”时,可分作三步撰写。第一步,情景设置。小李为深圳某公司张总经理秘书,公司为扩大规模,需要一块地皮。张总经理让小李根据相关事宜向宝安区国土局草拟一份文书。第二步,任务实施。小李草拟出名为“请示”的公文。第三步,评价反馈。小李错将本情景设置中的事宜行文为“请示”,应为“函”。请示与函的主要区别在于发文机关与主送机关之间是否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显然深圳某公司与宝安区国土局之间在工作上不存在隶属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是平行机关,因此不应该用“请示”,而应是商洽函。通过实例,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写作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材中的材料、例文应选用与高职高专学生较为熟悉的素材,与专业相关的内容、与时事政治有联系的话题等。其中,应用与专业、岗位相关的材料,是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内容更新的重要依据。比如编写适用于医学类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材,要与医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起来,结合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选取的题材与医疗卫生行业有关,比如行政公文“通知”这一文种的编写,应设置一些当下国家地区关于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些重大举措的情景,并选取相关的例文。比如《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15-2017年度)的通知》、《国务院医改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医改监测工作的通知》等。二是,体裁亦即文种应将医务文书纳入教材编写之中,医务文书主要包括西医、中医、护理病案的书写。具体而言,西医病案包括门(急)诊病历、住院病历、入院记录、再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其他记录等文种,中医病案与西医病案内容大致相似,护理病案包括体温单、手术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但是专业文书种类庞杂,专业性较强,而教学对象往往是尚未接触专业课程的大一新生,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更不用说写作了。因而建议应在各专业中选择2-3个重要文种作为重点学习对象,其他作为附录备查。

  纵观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中屡出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校订不严格而导致的。教材是范本,是学生的第二老师,因而,教材的编写一定要严格校订。一是校正是否有漏字、错字、别字、脱字;二是,校正语病,疏通文意,力求语句表达准确而清晰;三是印刷质量要有保证,字体清晰,纸张质量好;四是,认真装订,防止缺页、重页现象的发生;五是使用较好的纸张,设计美观大方,使学生首先从书籍装帧上喜欢。

  高职高专院校是职业性较强的高校,培养的是直接工作在生产、劳动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具备与职业岗位相关的写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将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提炼为书面语言,形成理论推广应用。那么一本体例合理、范文实用、高质量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是学习应用写作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教师教学、学生自学的指导性教材。编写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材,保质保量,首先要摒弃功利心理,淡出浮躁气;其次,搜集大量与专业有关的素材充实到范文中,使得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再次,反复修订教材,不因教材所担负的功利性使命的完成而不予改进。总之,应用文写作教材的编写工作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需要不断地努力改进,不断地思考。此外,高职高专院校也要加强教材管理,严格把关教材编写资格、程序,定时根据检查使用情况,督促教师根据教学反馈情况,不断发现问题及时更正、校订,定期补充完善予以修订。

  [1]张文英.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3]刘春梅,马谊平.应用文写作——供医学院校使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粤ICP备17072953号-1Copyright(C)2023-2024首页_天辰平台注册_登陆测速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